查疾病
设计需要描述性文字占位 请客户提供
骨折相关医生
治疗价格区间:
挂号科室:骨科
治疗周期:
  • 陈华
    主任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p>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骨外科博士,临床经验丰富,长期带领修复重建治疗组。</p><p>研究方向:微创显微外科,复杂骨折并发症,肢体保肢,糖尿病足。</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p><p>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再植再造学组委员</p><p>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周围神经外科学组委员</p><p>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委会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断肢(指)再造专业委员会委员</p><p>糖尿病足治疗组成员</p><p>获奖荣誉</p><p>肢体复杂组织缺损修复重建关键技术的创新及应用(华夏医学科技一等奖)</p><p>糖尿病足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p><p>科研成果</p><p>国内外核心及SCI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0余篇。</p><p><br/></p>

    李铭雄
    主任
    泉州市正骨医院

    <p>骨伤科学科带头人、质控科科长,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孟氏与骨创伤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秘书,中国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肢体延长与重建工作组委员,福建中医药学会理事,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微创分会秘书长、委员,福建泉州市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常务委员。擅长于四肢创伤性骨折包括关节内及近关节骨折的手法整复及外固定,并在总结及发挥手法整复的优势上进行一系列微创的弹性固定及经皮穿针固定治疗,勇于探索,提出手法整复及微创手术治疗的可重复性规律。从方法来源、机理及适应证等方面从理论上系统总结了经皮器械撬拨法、经皮器械分骨法、经皮器械牵引法、经皮器械钳夹法等微创复位手段,第一次提出介于传统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之间的复位手法----“经皮器械复位法”,为骨折微创手术治疗奠定了充分的复位准备。从医来,在福建省骨伤领域里率先较大规模地开展一系列新型中医骨折微创疗法,规范了骨折微创疗法术前准备、手术入路,特别是术后的系统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微创手术的疗效,改变了以往微创手术功能全恢复率低的弊病,使新型中医骨折微创疗法更大层面上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先后于《中华矫形外科杂志》、《中医实用内科杂志》、《中医正骨》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共9篇,从理论上进一步升华与深化其临床工作心得。先后于辽宁省海城正骨医院、山东省文登市正骨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骨伤科研究所等地进修学习,师从全国著名骨科元老孟和教授学习中西医结合骨折微创治疗技术,并多次至广东佛山正骨医院、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进行参观学习。</p>

    郭颖彬
    主任
    泉州市正骨医院

    <p>主任医师,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p><p>社会任职:国际矫形与创伤外科学会(SICOT)中国部肩肘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关节外科学专业委员会肘关节外科研究学组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骨质疏松分会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委员。</p><p>2009、2018年分别在上海六院、上海华山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2015年参加国际AO内固定研究协会会员(AO Trauma Fellow)培训,同年赴美国波士顿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麻省总院骨科访问学习半年。</p><p><br/></p>

    郑曙翘
    主任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骨一科行政主任,安徽省骨科学会委员,合肥市骨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硕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学报》编委,曾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发表论文9篇,对骨与关节损伤研究取得一定成果,尤其擅长胫骨平台骨折的整复技术、复杂型髋臼骨折、复杂骨盆骨折的联合入路手术,在血管神经损伤修复,游离组织移植等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对脊柱手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有丰富的手术经验。在学科建设方面,率先在院内开展医疗组建设,2008年在骨一科成立了创伤、关节、脊柱三个医疗组。目前脊柱手术包括脊柱矫形,脊柱退变性疾病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椎间盘镜手术和膝关节镜手术正在稳步推进,由于成绩显著,2010年获得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p>

    潘哲尔
    主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浙二医院骨科副主任,浙江大学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p><p>研究学位:关节外科</p><p>专长:人工关节外科和关节镜,运动医学</p><p>先后到达美国纽约大学关节疾病医院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芝加哥拉什医学中心日本船桥整形外科(全日本肩肘关节镜主席Sugaya所在)日本杉岗纪念病院韩国梨花女大大学附属医院意大利都灵创伤中心香港大学玛丽医院等多家亚洲以及国际顶尖医院交流学习</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人工关节感染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第五届委员会髋关节学组委员</p><p>中国医师培训学院骨科专业学院关节亚专科委员会委员</p><p>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康复学组委员</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青年委员</p><p>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上肢运动创伤学组委员</p><p>中华医学会浙江运动医疗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浙江省分会关节微创与快速康复学组副组长</p><p>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p><p>浙江省医师协会微创外科委员会委员</p><p>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关节外科青年工作组委员</p><p>浙江省骨科技术指导中心秘书长</p><p>中国骨科菁英会创始会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关节外科专业委员会膝关节微创技术研究学组委员</p><p>科研成果</p><p>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10余项,主持省部、厅局级课题各1项。</p><p>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关节外科领域国内外论文30余篇。</p><p><br/></p>

    袁健东
    主任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副教授,创伤/关节外科副主任</p><p>1998年进入上海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本科学习,2009年获得第二军医大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前往上海第六人民医院、上海第十人民院骨科进修学习,后又前往香港玛丽医院短期培训关节置换。目前主要从事膝关节因骨质增生或软骨磨损导致疼痛的微创保膝(率先开展了HTO保膝手术),髋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的治疗;肩、膝、踝关节周围骨折及韧带断裂的修复重建;与ICU团队协作承担了全院一大半的危重骨盆骨折的救治;常规开展四肢骨折与退行性关节炎的人工关节置换治疗。</p><p>社会任职</p><p>任温州市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PRP修复与再生学组副组长、浙江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保膝保髋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肿瘤与基础学组委员</p><p>获奖荣誉</p><p>温州551人才,温州医科大学“教坛新秀”</p><p><br/></p>

    吴迪
    主任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p>副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2000年开始从事骨科专业领域:长期从事创伤骨科、关节外科临床和研究工作,擅长严重多发创伤的救治,骨盆、关节内外骨折手术;老年髋部骨折;四肢骨折,骨延长手术;软组织创面皮瓣覆盖手术;创伤性肩、肘、髋、膝关节置换手术。2006年到香港中文大学威尔士亲王医院创伤系访问学习。2011年到美国佛罗里达州Tampa总医院骨科International Fellowship学习。现任云南省骨科学会肿瘤学组副组长;云南省骨科学会足踝学组副组长;云南省骨科学会修复重建学组副组长;云南省骨科学会创伤学组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骨组织库分会委员;云南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昆明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2015年获得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p>

    王跃文
    主任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中共党员,附属医院第七党支部书记。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同年参加工作。曾任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在创伤,肿瘤,关节疾病等骨科专业有较深造诣。任中华医学会内蒙古分会常委。</p><p>2001年8月-2002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肿瘤科进修学习,学习骨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新技术,包括新辅助化疗治疗骨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此项技术代表了国际上、国内对恶性骨肿瘤治疗的最新理念,最先进理论及技术;还学习了以化疗及手术为中心的保肢、肢体功能重建新技术。</p><p>2002年2月-2002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关节科进修学习。主要内容是:以髋、膝关节置换为代表的对骨关节病的诊治新技术;包括各种关节炎的诊断治疗,病废关节的全髋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新技术,损伤关节的功能重建技术,如关节镜下的交叉韧带功能重建等。</p><p>尤其是2007年9月-2008年9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内蒙古党委组织部选送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著名骨科专家吕厚山教授为师,学习和研究骨关节疾病的诊治。参加了吕教授一年中全部手术,其中很多是外院推荐的疑难病例,如伸直膝,高度屈曲挛缩膝,高度内外翻膝,大块骨缺损等疑难病员的手术治疗,直接观摩学习了吕教授精湛的手术技术,同时也学到了对病情判断,治疗思维方法,如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的几个关键点,该不该做?能不能做?术后效果如何?学会在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体贴关爱患者,鼓励病患康复,学到了术后病人管理的精髓和全套的康复训练方法。总的来说,吕教授在临床工作中要求严格、工作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大师风范,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从不马虎从事。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治疗了大量的疑难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各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是收获巨大。</p><p><br/></p>

    傅德皓
    主任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国际华人骨研学会(ICMRS)终身会员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学会(ILLRS)中国部委员SICOT中国部创伤学会委员中国骨科菁英会(创伤)会员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创伤分会理事、秘书长CAOS外固定与肢体重建学组、骨科康复学组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继续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基础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创伤协作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骨与关节感染学组委员CAOS青委会骨盆骨折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Nano TransMed》《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创伤外科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小儿外科杂志》特约编委擅长骨盆、脊柱及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骨不连、骨感染、骨畸形等复杂骨折并发症的修复重建。研究方面主要开展骨质疏松症及脆性骨折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致力于骨靶向药物的精准递送。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及面上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CS Nano、Bioactive Materials、Pharmacology&amp;Therapeutics、Redox Biology、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JNB)、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JMCB)、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American Volume(JBJS)、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CORR)、International Orthopedic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近30篇,影响因子大于10的论文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5项。</p>

    钱耀文
    主任
    甘肃省人民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汉族,1960年6月出生,甘肃省民乐县人,1981年8月参加工作,199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学士学位。长期从事骨科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和医院管理工作。主持完成获奖科研14项、论著2部,在国际、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2003年获得省级“学科技术带头人”称号,2005年被确定为甘肃省“555”创新人才,2006年被甘肃省委、省政府评为甘肃省优秀专家,2009年被确定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人选。</p><p>历任张掖市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现任甘肃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兼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师协会副会长、甘肃省医院协会副会长、甘肃省骨科学会委员、甘肃省骨质疏松学会理事。</p><p>先后荣获“全国残疾人三项康复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院长”、“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优秀管理者”、“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三下乡先进个人”、“全省医院优秀管理者”、“全省卫生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p><p><br/></p>

    郑强
    主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p>主任医师,骨科一病区副主任,博士,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从事骨科临床20余年,对严重骨盆及髋臼骨折、复杂四肢关节骨折有丰富临床经验,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并发症如骨感染、骨不连等有较深研究。在创伤后关节粘连及肢体不等长方面有研究。曾经在德国科隆st.vinzenz医院,美国Virginia commonwealth大学医学中心,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进修,作为第一作者在国际sci杂志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p>

    陈敏
    主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p>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常委等。2018-2019年受邀到美国北卡罗莱纳州UNC大学医学中心关节外科访学。致力于关节外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髋、膝关节置换手术,膝、踝、肩关节镜微创手术,关节周围骨折等手术。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福建省卫生系统中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在内的7项课题,近年来先后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9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获得福建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三等奖2项。</p>

    周明全
    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198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学制五年,本科。1985年起在中山医院骨科临床工作,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8年在北京积水潭医院进修骨科一年,2001年晋升骨科副主任医师,骨1科副主任。擅长于骨科创伤、各类骨折、脊柱创伤骨折、脊柱疾患、矫形骨科、小儿骨科、人工关节置换等,对骨与关节疾病、骨肿瘤、畸形、骨折及软组织、神经、肌腱损伤的外科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p><p>1992年设计发明的鞘式分枝髓针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922144036,1999年《鞘式分枝髓针在股骨骨折资治疗中的应用》一文发表于《重庆医学》杂志第28卷第3期,2000年11月《鞘式分枝髓针治疗难治性股骨髁上骨折》一文发表于《重庆医学》杂志第29卷第6期。2002年参加香港威尔逊医院举办的亚太地区内固定培训班。</p><p><br/></p>

    王跃文
    主任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中共党员,附属医院第七党支部书记。1985年毕业于内蒙古医科大学,同年参加工作。曾任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在创伤,肿瘤,关节疾病等骨科专业有较深造诣。任中华医学会内蒙古分会常委。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p><p>&nbsp; 2001年8月-2002年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进修学习,学习骨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的诊断治疗新技术,包括新辅助化疗治疗骨与软组织的恶性肿瘤,此项技术代表了国际上、国内对恶性骨肿瘤治疗的最新理念,最先进理论及技术;还学习了以化疗及手术为中心的保肢、肢体功能重建新技术。 2002年2月-2002年8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进修学习。主要内容是:以髋、膝关节置换为代表的对骨关节病的诊治新技术;包括各种关节炎的诊断治疗,病废关节的全髋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新技术,损伤关节的功能重建技术,如关节镜下的交叉韧带功能重建等。 尤其是 2007年9月-2008年9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内蒙古党委组织部选送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做“西部之光”访问学者,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著名骨科专家吕厚山教授为师,学习和研究骨关节疾病的诊治。参加了吕教授一年中全部手术,其中很多是外院推荐的疑难病例,如伸直膝,高度屈曲挛缩膝,高度内外翻膝,大块骨缺损等疑难病员的手术治疗,直接观摩学习了吕教授精湛的手术技术,同时也学到了对病情判断,治疗思维方法,如一定要严格掌握手术的几个关键点,该不该做?能不能做?术后效果如何?学会在术后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体贴关爱患者,鼓励病患康复,学到了术后病人管理的精髓和全套的康复训练方法。总的来说,吕教授在临床工作中要求严格、工作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大师风范,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从不马虎从事。在多年的医疗工作中,治疗了大量的疑难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各方面学到了很多东西,可以说是收获巨大。</p>

    蔡振存
    主任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p>医学博士,博士后,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市中心医院,原沈阳市八院)骨外科主任医师。沈阳医学院教学督导,辽宁电视台健康科普节目授课嘉宾。沈阳市拔尖人才,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老年骨科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矫形外科杂志》编委。曾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工作学习6年,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进修半年。多次在COA国际骨科大会等会议上发言,主持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6篇,从事骨科临床工作19年,提倡骨科疾病非手术或者微创手术治疗,每年完成复杂骨折,骨不连,股骨头坏死保髋,膝关节炎保膝病例千余例。</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分会委员</p><p>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p><p>辽宁省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p><p>中国骨科医师协会委员</p><p>中国康复医学会委员</p><p>辽宁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p><p>辽宁省医学会ERAS分会青年委员</p><p>辽宁省康复医学会骨科分会秘书</p><p>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老年骨科分会主任委员</p><p>获奖荣誉</p><p>沈阳市高级人才</p><p>沈阳市青年岗位能手</p><p>沈阳市青年教师授课大赛技术标兵</p><p>沈阳医学院教学标兵</p><p>沈阳医学院131人才工程百层次人才</p><p>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p><p>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二等奖</p><p>辽宁省高校教师授课大赛二等奖</p><p>东北三省临床教师授课大赛一等奖</p><p>科研成果</p><p>曾参加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973”课题研究多项。主持国家、省、市各级科研课题10余项,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6篇。</p><p>进修经历</p><p>2016年6月-2016年12月北京301解放军总医院,骨科</p><p>工作经历</p><p>2007年9月-至今沈阳医学附属中心医院主任医师</p><p><br/></p>

    李培
    主任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骨科临床工作30余年。</p><p>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冲击波医学中心主任;</p><p>率先利用肌骨超声,冲击波、PRP及关节镜技术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骨性关节炎(软骨损伤)、早期股骨头坏死、难愈性创面、骨质疏松以及颈肩腰腿痛等疾病。</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p><p>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冲击波医学专业委员会骨与软骨再生修复组委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冲击波医学教育与培训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分会医工结合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分会委员,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超声可视化针刀微创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科普分会关节修复学组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微无创专委会冲击波学组委员,《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编委</p><p>工作经历</p><p>1989年9月-至今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p><p>教育经历</p><p>本科中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p><p><br/></p>

    周宁
    主任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p>主任医师,教授,1984年本科医疗系毕业,硕士生导师。参加第一届WHO康复医生培训班及香港麦里浩康复医院培训。擅长领域:从事临床工作30年,处理本科各种疑难危重病人。主要工作方向软组织损伤及骨关节疾病的康复。新业务、新技术项目:体外震波治疗骨与软组织疾病的临床研究。教研工作:2003年获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2007年、2009年各获横向课题1项,2009年、2010年分别以第二参加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2012获湖北自然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20余篇。教学工作:2002年获卫生部CAI课题(康复医学评定)并于2006.3年获优秀卫生部医学视听教材及CAI课件奖二等奖。2008.12年获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优秀教材奖二等奖。每年担任五、七、八年制(大课)、研究生、进修生及实习生的教学。</p>

    冯刚
    主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p>主任医师,博士</p><p>深造并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及德国Luebeck大学。在创伤骨科的多个领域的技术水平已达国内先进水平。多次成功地抢救骨科危重病人,完成骨科多项重大手术,如骨盆骨折、髋臼骨折、肩肘膝等重要关节部位骨折伴有复杂软组织损伤的修复重建等,年手术量超过600台,无医疗纠纷、差错及医疗事故发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多次参加重大灾难的应急救援活动,2008年参加浙江省赴5.12汶川大地震的应急救援医疗队,获得了多项奖励。积极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多次参加国际学术大会,在大会上进行发言交流。曾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前3名)参与10项科研工作,包括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厅局级课题2项,获得了浙江省科技二、三等奖及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国内顶级期刊发表10余篇论著。</p><p><br/></p>

    谷贵山
    主任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p>现为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创伤杂志英文版,中国临床康复杂志,中国骨肿瘤骨病杂志,中华实用医学杂志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编委。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骨质疏松工作委员会委员。1990年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外语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分在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骨科,从事骨科的科研、教学及临床工作,1995年获医学硕士学位,1996年晋升为讲师、主治医师。199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9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同年被评为医大一院杰出青年。2000年评为硕士导师。2001年激励岗破格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200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专业特长骨与软组织肿瘤,骨质疏松,人工髋,膝关节疾病。曾在在香港大学玛丽医院、德国汉堡的Endo-Clinic医院、德国法兰克福的Diakonie医院接受专门的培训.</p><p>近年来共发表文章200余篇。曾获得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学术交流会议优秀论文三等奖,获得2003年国际骨质疏松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作为中青年骨干,已培养1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多次被评为院优秀教师称号。因工作业绩突出,被评为吉林省首届第三层次拔尖人才。</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高斌礼
    主任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p>擅长各类骨折的手术治疗及外周血管神经损伤的诊治及手术治疗,特别是颈肩痛、腰腿痛疾病诊治</p>

Copyright © 2020-2022 西红柿健康网(www.m8k.cn)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38503号

本站所有内容,仅供参考,不作医疗诊断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