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主任医师,牙体牙髓科主任。</p><p>社会兼职:</p><p>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口腔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工作秘书。</p><p>业务专长:</p><p>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诊断和治疗,尤其是牙体美容、牙隐裂的诊治,对于疑难钙化根管的处理及减轻根管治疗疼痛方面有独到之处。</p><p>诊治范围:</p><p>牙体牙髓病、牙齿美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p><p><br/></p>
<p>副主任医师,口腔医学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贵州省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委会委员,主持并参与多项省、市、院级课题,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p>
<p>主任医师,毕业青海医学院临床医学系,从事口腔专业30年,熟练掌握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及口腔矫形等基础理论,治疗原则,基础操作,擅长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牙周牙髓联合病变以及牙冠大面积缺损的治疗。</p>
<p>主任医师,教授,现任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口腔系并获学士学位。2007年获四川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负责主持福建省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及全国第三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福建省的调查。<br/>社会任职<br/>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br/>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br/>福建省口腔医学会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br/>获奖荣誉<br/>200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br/>2009年获全国“百名口腔健康卫士”称号<br/>科研成果<br/>主持科技厅重点课题2项,及其他省厅、校级课题5项。<br/>教育经历<br/>本科福建医科大学口腔系</p>
<p>副主任医师,口腔医学硕士,安徽省口腔学会理事。专业主攻口腔内科临床,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周病及牙体美容治疗。在我省首先开展标准化现代化根管治疗技术,先后引进并开展了旋转镍钛根管预备技术,热牙胶三维充填技术,疑难病例的显微治疗技术。对牙周病及粘膜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p>
<p>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获口腔医学学士学位,2005年获口腔医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华医学会口腔医学会委员。从事口腔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20年。对口腔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及复杂疑难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牙体、牙髓病、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粘膜病及儿童牙病的诊治,特别擅长牙体、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治疗,对后牙根管治疗有十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牙齿冠折及缺损的治疗及美容修复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口腔教学任务,培养指导本科进修医师、规培医师、年青医师及硕士生。负责主持和参与重庆市科委、卫生局、国家自科等多项科研课题。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专业研究论文20余篇。</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委员</p><p><br/></p>
<p>主任医师,教授,科室主任,中共党员、博士、硕士生导师。重庆市中西医学会口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重庆分会常委,西南及重庆地区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组委员,重庆市卫生系统学科带头人,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编委,1987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现合并为四川大学)口腔系获学士学位;于1990年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颌面外科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前列腺素E2与口腔恶性肿瘤的关系研究),毕业后到重庆新桥医院口腔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1998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获颌面外科专业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目:端粒、端粒酶与实验性口腔癌癌变的关系研究),同年进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02年3月复员到重庆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工作,任科教科副科长、颌面外科教研室副主任,晋升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现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疾病防治中心主任、口腔病学教研室主任。作为第一主研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端粒及端粒酶行为异常与实验性口腔癌变发生关系的研究”,还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P53与口腔粘膜白班癌变的关系研究”、“针刺对面神经再生过程中几种NTFs及其受体表达影响”。在研项目有:校级课题“趋化因子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侵袭及淋巴道转移关系研究”、市卫生局指导项目“新型光敏剂TMPyP4联合热疗治疗口腔鳞状细胞癌的研究”。获第三军医大学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次。已在《华西口腔医学》等CSCD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综述数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