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丹毒与类丹毒的致病菌不同:丹毒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疾病,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性淋巴管炎;类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丹毒与类丹毒的临床表现不同:丹毒的临床特点是起病突然,恶寒发热,局部皮肤忽然变红,迅速扩大,边界清楚,色如丹涂脂染,掀热肿胀,数日内可逐渐痊愈,但易复发。首选是青霉素,外用可选择硫酸镁或呋喃西林溶液或中药金黄散;类丹毒多发于接触鱼类或猪肉的手部,有猪骨或鱼虾之刺划破皮肤史,出现边界清楚的紫红色斑状肿块,可伴有瘙痒感或刺痛感,不破溃化脓,一般于2周内自愈,一般不化脓或溃烂。治疗以青霉素为首选,局部外用可选择龙珠软膏。
如果使用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请及时至相关专科医院就诊。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5日 14:04 内容来源:网络 转载来源:www.xhsjk.cn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