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分析:发疹性毳毛囊肿最早由Esterly等于1977年报告并命名,目前主流观念认为本病是一种来源于毛囊漏斗部或峡部,具有向毳毛基质分化潜能的错构瘤;也有学者认为本病是内外因作用下毛囊上皮增生或毛囊周围失去弹性纤维所致。本本病皮损常见于胸部、背部、腹部及四肢,偶见于面部,表现为毛囊性丘疹。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是遗传导致,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
该病是一种表面比较平滑的囊肿,直径一般在1~4mm之间,可单个存在,也可数个同时存在。从外部触摸能够感受到皮肤有轻微隆起,但一般不会使患者出现明显的症状,而且大部分囊肿在不采取治疗的情况下,数年内也会自行消退。部分不能消退的患者,如果影响美观,也可以采取电灼或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干预。一般不会恶变或引起不适,影响身体健康和机能。
虽然发疹性毳毛囊肿对身体的危害不大,但确诊后也应密切关注症状以及定时复查。
发布时间:2023年10月25日 14:04 内容来源:网络 转载来源:www.xhsjk.cn
有用(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