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一般不会发生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但要及时就诊以免造成患者视功能损伤。玻璃体混浊的治疗应首先关注原发疾病的治疗,治疗好原发疾病后能阻止玻璃体混浊进一步增多,同时减少原发疾病对眼部的损害。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眼外伤可导致玻璃体混浊,患者出现眼外伤时,为避免眼球坏死,医生需要立即进行救治: 清创缝合 目的:清除伤口周围异物,修复眼球壁,防止眼球内容物流出、眼内感染。 常用材料:血管缝线。 玻璃体混浊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玻璃体混浊的药物治疗效果不确切。生理性的玻璃体混浊如果对患者的视力没有造成严重的影响,一般无需进行特殊治疗,可以应用碘剂来减轻玻璃体混浊的症状。病理性的玻璃体混浊除了应用碘剂外,还应该相关药物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 碘剂 目的:加速玻璃体视网膜组织代谢,促进玻璃体混浊吸收。 常用药物:卵磷脂络合碘、氨碘肽等。 血管扩张剂 目的: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减轻玻璃体出血。 常用药物: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等。 止血药物 目的:止血,防止眼内出血引起的眼底病变,防止玻璃体混浊的进一步加重。 常用药物:酚磺乙胺等 促进血液分解吸收药物 目的:促进玻璃体积血的吸收,缓解玻璃体混浊的症状。 常用药物:透明质酸酶、普罗碘铵等。 糖皮质激素 目的:控制炎症,治疗葡萄膜炎引起的玻璃体混浊。 常用药物:泼尼松、强的松等。 免疫抑制剂 目的:治疗葡萄膜炎、肿瘤等,避免玻璃体混浊的进一步加重。 常用药物:环孢素、秋水仙碱等。 其他药物 目的:控制血压、血糖、血脂,延缓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对玻璃体造成的影响。 常用药物:卡托普利、二甲双胍、缬沙坦等。 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术:通过微创手术将玻璃体完全切除,以缓解患者玻璃体混浊的症状,同时解除玻璃体液化可能带来的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玻璃体混浊。但是玻璃体切割术作为一种眼科手术,也有风险存在,包括视网膜出血、玻璃体腔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等,因此要慎重选择。 其他治疗 激光玻璃体消融术:眼科医生使用特殊激光照射玻璃体混浊物,目的是可以破坏损毁这些混浊物,使混浊物变小,从而减轻症状。一些接受这种治疗的患者会觉得视力提高,也有部分人认为视力与治疗前并没有明显差别。但激光治疗有一定风险,可能会引起晶体浑浊,导致白内障,也可能会造成视网膜损伤。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玻璃体混浊的进一步加重,可能会引起视网膜脱离、青光眼,造成患者的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的玻璃体混浊症状减轻或者消失,不会发生严重的并发症,对生活影响较小。
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工作十余年间累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擅长诊治白内障、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视网膜脱离,黄斑部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疾病,眼外伤等疾病
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光学学会激光医学专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影像学分会委员,中国智能医学专业委员会智能眼科学组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科超声诊断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激光分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超声工程学会眼科分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超声工程学会理事。眼科中心特检科主任,视网膜科主任医师,从事眼底病,眼底血管造影及激光治疗二十多年。熟练掌握常见眼底病如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神经病变、玻璃体混浊等诊断和治疗。对造影阅片有深刻的理解。对激光、TTT、PDT及抗VEGF治疗多种眼底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激光治疗各种复杂的眼病,如视网膜激光,虹膜激光,后发障激光,玻璃体飞蚊症激光消融术等。曾多次赴国外进行学术交流,主参多个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获省厅级奖励3项,发表SCI及中华系列论文二十篇。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