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膜炎大多合并有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眼部表现,所以对巩膜炎局部治疗的同时,通常还需要针对该疾病的系统治疗。表层巩膜炎经过有效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深层巩膜炎,较难治愈,但通过及时治疗能减少发作次数,降低严重程度。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本病常作为全身胶原病的眼部表现,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不会危及生命,无需紧急救治,但若出现巩膜坏死、穿孔等危及视力的情况,需及时手术干预。 巩膜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2] 滴眼液 目的:减轻炎性反应,减轻症状。 常用药物:类固醇滴眼液、人工泪液等。 非甾体类药物 目的: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 常用药物:吲哚美辛等。 甾体类抗炎药物 目的:有效控制病情,减轻炎性反应,降低并发症。 常用药物:强的松、甲泼尼龙等。 免疫抑制剂 目的:减轻炎性反应,用于糖皮质激素无效或者禁忌时。 常用药物: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甲氨蝶玲、硫唑嘌呤、环孢素等。 生物制剂 目的:减轻炎性反应,有效控制病情,并能够治疗可能合并的全身疾病。但价格较高。 常用药物:肿瘤坏死抑制抑制剂(英夫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或阿达木单抗等。 手术治疗[2] 巩膜移植术:目的是清除已坏死或穿孔的巩膜组织。巩膜炎患者若有发生眼球穿孔危险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行巩膜移植术。 巩膜加固术:目的是加固巩膜,清除已坏死或穿孔的巩膜组织。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导致眼部症状持续加重,最后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甚至失明。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对寿命及生活质量无影响。
主任医师,教授,眼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副院长、眼科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葡萄膜炎与免疫眼科主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免疫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学分会葡萄膜炎与免疫眼科学组委员,海医会免疫风湿分会眼免疫学组副组长。获天津医科大学新世纪人才、天津市学科领军人才、天津市突出贡献专家、天津市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天津市首届名医、中国优秀眼科医师等称号。荣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中华医学三等奖。2005-2006在中法科学与技术基金会资助下赴法国Rothschild医院眼科学部进行博士后研究。擅长各种眼部免疫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包括各种类型葡萄膜炎和巩膜炎等。创建了葡萄膜炎与免疫眼病的专业诊疗科室,建立了规范的病案管理和诊治随访流程,力求精准、个性化、经济、优化、联合治疗,每年接待大量来自全国的葡萄膜炎等眼部免疫性疾病患者,获得广大患者信任和好评。张晓敏主任致力于葡萄膜炎规范化诊疗和新型治疗方法的开发,近年来发表论文140余篇,SCI论文80余篇。参编论著四部。承担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天津市重点项目等共十余项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实验眼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