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常使用药物治疗来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当药物不能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或药物治疗引起严重的副作用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危急情况如何处理? 患者可能会出现异物呛咳、意外窒息等紧急情况。为避免患者窒息、死亡,医生需要立即施行救治: 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 目的:清除异物。 常用方法:急救者站在患者背后,用两手臂环绕患者的腰部,使患者身体前倾。上腹部下陷,将异物从气管内冲出。施压完毕后,立即放松手臂,再重复操作,直到异物被排出。对于意识不清的室息患者,急救者可以先使患者成为仰卧位,骑跨在患者大腿上或在患者两边,双手两掌重叠置于患者肚脐上方,用掌根向前、下方突然施压,反复进行。 开放气道治疗 目的:当部分患者情况严重,无创的方法不足以保持患者呼吸道畅通时,急救医生将在患者家属知情后进行气管切开等有创急救治疗。 常用药物:局部麻醉剂等手术用药。 帕金森病有哪些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左旋多巴 目的:替代治疗患者降低的多巴胺递质,和胆碱能系统保持相对的平衡。 常用药物:苄丝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等。 MAO-B(单胺氧化酶 B 型)抑制剂 目的:减少脑内多巴胺的代谢,改善患者僵直、运动迟缓等症状。 常用药物:司来吉兰、雷沙吉兰。 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 目的:提高对多巴胺能神经的刺激,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常用药物:非麦角类多巴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吡贝地尔。 COMT(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目的:延长和增加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增强左旋多巴的疗效。 常用药物:恩他卡朋、托卡朋。 金刚烷胺 目的:可改善少动、强直、震颤。 常用药物:盐酸金刚烷胺。 抗胆碱能药物 目的:阻滞胆碱受体,抑制肌肉强直、震颤。 常用药物:盐酸苯海索。 手术治疗[1] 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目的是缓解震颤、僵直和运动迟缓等症状。通过植入脑起搏器产生电刺激脉冲,利用电极触点作用于脑内靶点核团(通常是丘脑底核),抑制因多巴胺能神经元减少而过度兴奋的神经元的电冲动,减低其过度兴奋的状态。 其他治疗[3] 营养支持: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营养摄入,帮助患者进食或通过静脉进行营养支持。 支持治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适度的日常锻炼运动;在房间和卫生间设置扶手、防滑垫,使用特制的的餐具;多纤维低脂肪饮食;乳果糖等通便药物辅助排便等。 心理支持治疗: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抗抑郁药物治疗,改善抑郁等心理问题,达到更满意的治疗效果。 疾病发展的结果怎样? 如果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帕金森病是不断进展的,这意味着病情会随时间逐渐加重。通常情况下这种进程比较缓慢,往往持续数年,影响患者寿命。 如果及时接受正规治疗:治疗有助于控制早期帕金森病的症状。治疗通常应在出现了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能力的症状时尽早开始。随着病情进展,药物的疗效可能会越来越不明显,一定程度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金华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委、浙江省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常委。从事神经内科工作23年,对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周围神经病、颅内感染、癫痫、头痛头晕、耳石症手法复位、痴呆、焦虑抑郁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去上海华山医院、德国汉诺威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主持了4项厅市级科研课题,3项获“金华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曾获金华市新世纪“321”人才、第六届“金华市青年科技奖”称号 。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分会青年委员,重庆市老年痴呆防治协会秘书长,从医十余年。200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曾在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神经科学研究室进修学习,擅长脑血管病诊治,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经变性疾病所致脑功能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