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色盲病因明确,多是由遗传导致的,少数可能与后天因素有关;获得性色盲病因不明,可能全身性疾病、眼病、使用影响色觉的药物等因素有关。 为什么会得色盲? 先天性因素(遗传性色盲)主要是由于遗传导致,绝大多数为性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2][3]。 父亲正常,母亲为携带者时,其女儿有 1/2 的可能性为正常,1/2 的可能性为携带者,但均不表现为色盲;儿子则有 1/2 的可能性正常,1/2 的可能发病。 父亲正常,母亲为色盲时,儿子肯定发病,女儿为携带者不发病。 母亲正常(非携带者),父亲为色盲时,儿子的色觉都正常;女儿表现正常,但为携带者。 母亲为携带者,父亲色盲,儿子 1/2 正常,1/2 为色盲;女儿 1/2 发病,1/2 为携带者。 父母均是色盲,子女全部发病。 获得性色盲病因尚不明确,医学上认为可能与下列所叙的危险因素有关。 哪些人容易得色盲? 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全身性疾病:某些全身性疾病可能导致色盲发生,如镰状细胞性贫血、糖尿病、阿尔茨海默氏病、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慢性酒精中毒和白血病等。这些疾病在慢性进展累及眼部时,可并发色盲,患者双眼症状严重程度常不一致,在原发病得到有效治疗后,患者症状可有所减轻。 眼病:部分色盲可能由黄斑病变、青光眼、视网膜、视神经和视皮质疾病等眼病导致,如视网膜脱离出现蓝色色觉障碍,视神经萎缩出现红色色觉障碍等。 使用影响色觉的药物:如抑乳腺癌药物,一些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勃起功能障碍、感染、神经紊乱和心理问题的药物等。 暴露于有害环境中:工作环境中接触某些化学物质,如二硫化碳、化肥、苯乙烯等,可能会导致色盲。 性别:与女孩相比,男孩更容易患病。通常由母亲传给儿子或外孙。受影响的女孩多为色盲基因携带者,可以不发病。 衰老:随着年龄老化,对颜色的辨别能力逐渐变差。 其他:精神异常等疾病或眼外伤等也可引起色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