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水肿可以出现在任何人群中,如有头痛、恶心等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时机。本病如没有及时诊治,可能会出现意识丧失、呼吸紊乱等危及生命的情况,故应及早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要立即就医: 患者意识障碍: 患者肢体瘫痪; 还有哪些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头痛、恶心、呕吐、躁动不安时,应及早就诊。 就诊前的应对: 可以这样做: 将患者侧躺置于地面,头稍抬高,预防二次伤害,耐心等待 120 急救人员到来。 在家发病的,可以提前清理小区车道,以免发生拥堵。 有基础疾病的,如脑梗死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史等,可整理好以前的病历资料和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一起带去医院。 不能这样做,有可能影响疾病诊治: 已经发生倒地的患者,不要任其平躺,以免发生呛咳、误吸。 不要擅自给病人做其他任何处理,禁止喂食、喂水、随意服药等。 就近到有条件的医院治疗,一般各县人民医院足够满足要求,不要盲目追求“大医院”。本病很可能是由急性颅脑疾病导致,治疗的最关键因素是时间,就近治疗非常重要! 应该看哪个科? 神经内科 神经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脑水肿? 当医生怀疑是脑水肿时,一般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颅内压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检查来确诊。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史询问:目的是了解症状进展、寻找可能的病因,有助于医生诊断及制定治疗方案。医生可能会询问症状出现时间、症状特点、加重或缓解因素等等,是否有脑卒中、颅脑感染、颅脑外伤、肝硬化等病史。患者及其家属应尽可能向医生提供病史,不隐瞒、欺骗。 体格检查:目的是判断神经功能、意识状态,有助于寻找病因,帮助医生诊断。包括神经反射检查、肌肉力量检查、感觉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目的是判断脑水肿原因及严重程度。 颅内压监测[4]:目的是评估和持续监测脑水肿的程度和治疗效果。根据探测器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脑室内、脑实质内、蛛网膜下腔及硬膜外监测等多种方法。 影像学检查: 头部 CT 扫描:目的是确定脑水肿的部位和程度,有助于诊断,观察是否存在其他脑部异常如脑出血、脑缺血、颅骨骨折等,有助于寻找病因。但该检查具有辐射性,备孕及怀孕时要告知医生,避免辐射。 核磁共振成像(MRI):目的是诊断脑水肿,同时寻找引起脑水肿的病因。MRI 可帮助明确脑水肿部位、大小,观察脑疝和脑组织损伤程度 。 医生会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症状?比如头痛、呕吐、肢体无力等。 首次出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首次出现症状是在睡眠中,还是活动中? 哪些情况能改善这些症状? 哪些情况会恶化这些症状? 是否有脑卒中病史? 是否有过头部受伤的病史?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患者要问医生哪些问题? 这些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推荐怎么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我该怎么办? 是否会有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