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医学院,并进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工作。曾在美国Feinstein医学研究所进行老化和老年期痴呆的脑影像研究。在天津率先开设认知障碍门诊,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应用多探针PET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诊断技术,对认知障碍疾病的早期诊断、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目前担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ADC)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精神医学与心理健康分会常务委员兼副总干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老年认知心理疾病分会青年委员,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防治专家委员会血管性认知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神经内科学会认知障碍及相关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天津神经病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和神经心理组委员,天津市抗衰老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神经变性病专业委员会神经分子影像学组常务委员等学术兼职。参编神经病学著作3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科学基金2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老年期痴呆相关研究论文30余篇。</p>
<p>主任医师,教授,博导,1946年4月出生,1970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医疗系,1970年至今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工作。自1980年侧重锥体外系疾病和相关痴呆的临床与基础研究。1982年与江德华教授共同创办了全国第一家锥体外系疾病的诊疗中心培养博士生、硕士生30余名,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中华神经科杂志论文二等奖和优秀论文奖。获第十七届国际帕金森病会议论文一等奖(指导学生)。填补天津市新技术空白多项。</p><p>从事神经内科学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侧重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症、抽动症、肌张力障碍、舞蹈病、肌随即环、运动神经元疾病、脑血管病等临床诊治和基础研究。在椎体外系疾病和老年痴呆症的诊疗和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p><p><br/></p>
<p>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神经病学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卒中学会青年理事,河南省卒中学会理事,河南省神经免疫学会委员,河南省神经康复医学会委员,河南省脑卒中学会多个分会常务委员,发表SCI文章2篇,中华系列核心期刊杂志4篇,核心期刊20余篇。2016年获取国家发明专利一项(脑卒中后遗症的治疗)。近3年级年分别获取濮阳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科技二等奖2项。申报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濮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濮阳市十佳职工,濮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濮阳市疾病防控先进个人。</p>
<p>副主任医师,曾赴澳大利亚短期访学。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地区人才培养项目资助。贵州省帕金森联盟常务委员、贵州省阿尔茨海默病防治协会理事。主持完成省级课题2项、市科技局课题1项。获“优秀共产党员”及“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称号。</p><p><br/></p>
<p>神经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临床工作主要从事:帕金森病、震颤、舞蹈病、扭转痉挛、肌张力障碍、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疾病的诊治。<br/>社会任职<br/>陕西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陕西省帕金森质控专业组组长陕西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常委教育部创新团队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及西安市科技项目评审专家<br/>获奖荣誉<br/>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br/>科研成果<br/>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p>
<p>主任医师,教授,神经内科医疗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经验丰富、对神经系统疑难杂症诊治有独到经验。尤其擅长脑血管疾病、重症肌无力、头痛、帕金森病、眩晕、神经症等神经科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主持及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6项。主持及参与了大量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其重症肌无力的免疫发病机制及系列免疫疗法的研究获武汉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卫生部二等奖,参加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超早期脑缺血性疾病的溶栓治疗和脑血管的发病机制的研究”,并且参加了中科院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培训班,并取得资格证书,开展了神经心理治疗,积累了丰实的临床经验。在国内外专业领域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p>
<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和南方医科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广东省神经急危重症学组成员;广州市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成员;广东省、江西省,江苏省,湖北和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现任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执行主任。从医30余年,熟悉神经系统各种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先后在《中华神经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和《Neuroinflammation and Neuroimmunology》等中外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经急危重症,包括急性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危象、癫痫持续状态、重型帕金森综合征、各种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监护和治疗。 Lin Nian-tong,male,M.D,associate chief phisician of the 1st.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zhou medical university,have being working as neurointenvisit for two years,also a group member of the neurocritical care society in Guangdong,China.</p>
<p>2001年毕业于赣南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1年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修急诊科一年,2014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科进修康复专业,2016年在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进修一年。</p>
<p>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5年获医学学士学位,后一直从事于帕金森病的研究,2009年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承担省、市级多项研究课题,发表SCI论文数篇,擅长神经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性疾病的基础研究、诊断及治疗。</p>
<p>1999年本科毕业于华北煤炭医学院临床医学系,童年分配到淮北矿业集团芦岭中心医院,2007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2007年至今工作于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长期从事神经内科工作,为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临床医学院本科生的神经病学,精神病学和诊断学理论教学十余年。兼任心身医学门诊工作近十年。曾经在鄂尔多斯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转岗培训一年,获得精神科职业资格。</p>
<p>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癫痫专病出诊专家。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曾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神经科学中心及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研修。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工作,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辽宁省抗癫痫协会理事会理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会员。</p>
<p>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博士,美国麻省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从事神经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br/>社会任职<br/>英国Cochrane协作组成员<br/>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神经免疫分会理事<br/>《World journal of psychiatry》,《World journal of neurology》,《神经损失与功能重建杂志》特约审稿人及编委。<br/>科研成果<br/>主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课题一项,参与英国NHS项目一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两项,发表SCI论文20余篇。</p>
<p>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第一神经内科病房副主任。担任癫痫专病门诊主要出诊医生,擅长各种脑血管病,癫痫,头痛、眩晕,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周围神经病,记忆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br/>社会任职<br/>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br/>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脑疾病分会委员<br/>沈阳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br/>辽宁省抗癫痫协会常务理事<br/>辽宁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癫痫学组委员<br/>辽宁省卒中学会委员<br/>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脑血管病专业、神经再生专业、神经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p>
<p>副主任医师,甘肃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整合医学医师分会神经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甘肃省医师协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委员。目前主要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感染与免疫疾病、脑血管疾病。擅长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曾多次参与抢救危重病人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业以来完成国家级、省厅级科研项目4项,获厅级科技2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1部,并多次在专业比赛中获奖。参与兰州大学医学院本科神经病学临床实习带教工作,担任兰州大学临床、影像专业神经病学教学工作。多次获兰大二院“青年人才”荣誉称号。</p>
<p>副主任医师,41岁,汉族。硕士学历。1991-1996年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学习,取得学士学位,1996年-2001年兰州市肺科医院工作。2001年-2004年兰州医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04年至今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工作。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天津武警医学院进修脑血管介入检查及治疗。2006年被聘为主治医师。熟练掌握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癫痫、眩晕等常见病和疑难病的诊治。第一作者完成核心期刊论文3篇。第一完成人完成科研鉴定1项。参与编写论著2本。</p>
<p>1984年福建医科大学本科毕业。曾师从国内著名神经病学专家慕容慎行教授获福建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硕士学位;师从我国神经遗传学的奠基人刘焯霖教授,获中山大学神经病学专业博士学位;并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学院博士后。现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及神经遗传专业组组长,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全国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委,福建省遗传学会副理事长,并担任国家基金委医学部二审专家及《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多种专业杂志编委。王柠教授长期从事神经内科临床医疗、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方向为神经遗传病、肌肉疾病及运动障碍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对脑血管病的分子机制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得到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部委项目、福建省重大及重点科技项目、福建医科大学重大科研等项目资助。近年来的突出成绩是在国际上最早发现PKD的致病基因,相关研究结果以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Genetics》发表论文。此外,带领的团队近年来在《FASEB J》、《Neurology》、《Archives of Neurology》、《Experimental Neurology》等国内外知名专业杂志发表了100余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曾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二等奖2项(第一、二完成人);三等奖3项。1997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01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专家,2002年获第一届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7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10年荣获“全省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1年获“福州市第三十二届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4年入选福建省科技领军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领军人才。<br/>社会任职<br/>中华医学会常务委员</p>
<p>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行政副主任。海峡医药交流协会海西医药卫生发展中心委员,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福建省卫生计生科技评审专家,泉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长,泉州市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选委员,泉州市残疾鉴定委员会委员。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和运动障碍、颅内感染、神经免疫性疾病、癫痫、肌肉与周围神经疾病、痴呆失眠、头痛头晕及抑郁焦虑等疾病的诊断治疗。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省部级及地厅级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先后在国外SCI核心版杂志及国内高水平的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数十篇论文。曾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及泉州市科技进步奖等多个奖项。</p>
<p>神经内科常见病如头痛头晕脑梗死脑出血帕金森等。</p><p>专业:神经感染与免疫性疾病如脑炎自身免疫性脑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p><p><br/></p>
<p>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医疗系,中华医学会河南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开封市分会内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开封市分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一直从事神经内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从事脑血管病的防治、神经心理学(其中以失语症和疾呆为重点)、癫痫和血栓性病等临床和研究工作。近年来分别荣获市卫生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四项,对我省神经内科神经心理学发展作出了贡献,推动了河南省血栓性疾病临床和实验室工作。作为副主编参加编写出版了《临床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专业著作二部。在国家级,省级神经内科杂志发表了专业性论著20余篇。</p><p>社会任职</p><p>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分会委员</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