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死具有复发的可能,且初次治疗后可能存在智力、肢体运动等方面的异常,出院后定期随访复查,有助于尽早发现患者是否复发及复发后的处理。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主要是对患者出现的一些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精神状态、语言改变、行为改变、视野缺损、运动障碍,观察症状是否出现,以及已出现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出现症状的复发或持续性加重以至于影响生活,则需要及时就诊。 复查:一般在病情稳定后每年至少复查 2~4 次。主要复查颅脑血管情况及血糖、血压、血脂等常规检查,还需要对患者预后及康复治疗进行评估。 如何安排饮食? 饮食清淡,少吃多盐、多油、多糖的食物;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西兰花等; 适量食用蛋白质,如蛋、鱼类等。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保持心胸开阔,尽量避免焦躁、忧虑、紧张等。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性生活:一般不影响。对于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如非出现运动障碍、精神障碍等脑功能严重损伤的情况,并不会影响性生活。 生育:一般不影响。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在无严重脑功能损伤时,并不影响生育。但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可能并没有生育的需求。 如何运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体操、打太极拳、散步、舞剑等。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戒烟戒酒,生活有规律,不熬夜,适当锻炼,饮食清淡。 监测基础疾病:如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疾病,需按时服药,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
现任大庆市第四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针灸推拿专业,应用传统针灸与现代康复技术相结合。对脑血管病后遗症的康复,颈肩腰腿痛的治疗,面瘫的针灸治疗,疗效独到。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留美学者。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中组部“万人计划”(2019年)、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2018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0年)、湖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6年)获得者。担任中国卒中学会(一级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卒中学会医疗质量控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药物临床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湖北省卒中学会会长、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脑血管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先后主持课题20余项,包括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4项,省部级项目8项等。在2016年作为项目主持者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并于2018年作为项目参与者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以通讯作者发表脑血管病领域SCI论文50余篇,JCR Q1区27篇,论文引用次数700余次,在Stroke、ATVB、Cardiovasc Res、FASEB J等发表研究成果受到同行专家好评,作为核心成员参与近20项脑血管病相关指南制定。社会任职中华医学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