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病因尚不明确。 为什么会得丛集性头痛? 虽然本病病因不明确,但医学界有研究认为,下述因素可能与疾病的发生相关。 哪些人容易得丛集性头痛? 关于丛集性头痛的发病机制,医学界现在有如下几种学说: 下丘脑激活[3]:研究发现患者存在下丘脑(脑内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结构)后部灰质区(脑神经元集中的地方)激活,但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三叉神经自主神经反射学说[3]:目前认为这些头面部自主神经(一类负责腺体分泌、血管收缩等作用的神经)症状,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三叉神经自主神经反射激活导致的。 血管学说[3]:丛集性头痛由海绵窦(颅内的一个不规则(腔隙)结构)壁的神经源性炎症导致。 一些研究认为,有如下危险因素或诱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病: 目前有权威证据支持的因素: 吸烟或二手烟。 饮酒:酒精,尤其是红酒。 强烈刺激性味道:香水味、油漆味。 性别:男女均可患病,男性更常见[5]。 年龄: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以 20~40 岁多见[3]。 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丛集性头痛。 其他可能的因素: 情绪激动。 剧烈运动。 某些药物:组胺和硝酸甘油酯能诱发头痛发作。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大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兰大一院卒中中心副主任。1995年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2006年兰州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神经病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2008年至2009年在天津平津医院神经介入导管室进修脑血管介入治疗,学成后在我院成功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2016年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Tampa总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访问学习,回国后成功开展了急性脑梗塞支架取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预后。擅长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头痛头晕、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青海省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世界卒中组织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青海省医学会副会长,青海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及《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等10余种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脑血管病、高原神经病,即缺氧预适应机制、高原脑储备力、高原脑功能研究。 【临床特色】:从事高原神经病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建立了我国唯一的高原脑病研究治疗中心,在高原脑血管病、高原脑功能衰竭及缺氧性脑病等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 【教育经历】:2005.06—2006.10 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硕士 1997.09—1997.12 日本新横滨国际医学研究所研修 1987.08—1988.08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进修 1977.12—1982.12 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工作经历:1982.12 至今 青海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高原脑功能衰竭脑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研究》、 《高原急性脑血管病研究》、《 高原低氧环境下适应、习服及失习服人群脑血管的调节机制研究》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多中心项目20余项【科技奖励】:“急性重症高原病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高原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独立危险因素变化的研究”等研究成果获国家及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5项【编写专著】:主编及参与编写专著9部【发表论文】:国内外期刊论文90余篇,代表论文Hypoxic Preconditioning at High Altitude Improves Cerebral Reserve Capacity. Science, 20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