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方面的注意对预防头痛发作,减轻头痛发作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何观察病情与复查? 观察病情:如若头痛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加剧,药物治疗效果不如从前,或头痛性质、部位发生改变等,建议及时就诊,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复查:具体复查时间应以医生安排为主,一般建议每隔一月复查一次。医生通过问诊、必要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了解治疗效果、有无副作用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如何安排饮食?均衡、健康饮食。少吃或不吃油炸、烧烤食品。 需要做心理疏导吗?需要心理疏导。大多数患者因头痛深受困扰,因恐惧头痛发作,无法进行日常生活、工作,影响情绪、睡眠,家属及医生应该帮助医生正确认识疾病,帮助其了解头痛发作规律、诱因、药物治疗效果等,使其能恢复正常生活。如若发生抑郁、自杀倾向或行为,建议至专业心理机构进行咨询治疗。 是否影响性生活,是否影响生育? 性生活:一般情况不影响性生活。但需注意过度激烈、运动强度大的性生活有诱发头痛可能。 生育:不影响生育。 如何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建议中等强度运动即可(中等强度是指锻炼过程中较难同时与旁人交谈的程度),如慢跑、游泳。 还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会记录头痛日记:头痛日记可以帮助医生及患者了解,头痛发作规律、诱因、药物疗效等。有助患者合理安排生活、工作时间,在头痛缓解期工作,在头痛发作期休息,避免头痛诱因。
临床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大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兰大一院卒中中心副主任。1995年毕业于山西长治医学院。2006年兰州大学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得神经病学硕士学位。2014年获得南方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3年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进修。2008年至2009年在天津平津医院神经介入导管室进修脑血管介入治疗,学成后在我院成功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2016年在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Tampa总医院神经病学中心访问学习,回国后成功开展了急性脑梗塞支架取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预后。擅长脑血管病、颅内感染性疾病、头痛头晕、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及脑血管病介入治疗。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青海省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学术兼职】:中华医学会高原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世界卒中组织成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常委,青海省医学会副会长,青海省医学会神经内科分会主任委员及《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科杂志》等10余种期刊编委。 【研究方向】:脑血管病、高原神经病,即缺氧预适应机制、高原脑储备力、高原脑功能研究。 【临床特色】:从事高原神经病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建立了我国唯一的高原脑病研究治疗中心,在高原脑血管病、高原脑功能衰竭及缺氧性脑病等发病机制、诊断和防治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 【教育经历】:2005.06—2006.10 澳大利亚LATROBE大学硕士 1997.09—1997.12 日本新横滨国际医学研究所研修 1987.08—1988.08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进修 1977.12—1982.12 青海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学士工作经历:1982.12 至今 青海省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高原脑功能衰竭脑氧代谢和血流动力学研究》、 《高原急性脑血管病研究》、《 高原低氧环境下适应、习服及失习服人群脑血管的调节机制研究》等中国科学院、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多中心项目20余项【科技奖励】:“急性重症高原病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高原地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新独立危险因素变化的研究”等研究成果获国家及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奖5项【编写专著】:主编及参与编写专著9部【发表论文】:国内外期刊论文90余篇,代表论文Hypoxic Preconditioning at High Altitude Improves Cerebral Reserve Capacity. Science, 2012; 12.